搜贴子 搜作者(贴子) 搜作者(回复)
西安家教网首页 | 
社区首页 > 家长论坛 > 浏览
楼主
造成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造成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表现纷繁复杂,其成因也是多方面的。笔者根据课题组调查问卷情况及心理咨询个案研究,从内部、外部两方面阐析造成中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主要成因。
(一)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主要指学生个体主观方面的因素,对学生学习心理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学习动机、学习方法、学习压力。
1、学习动机不强烈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动机是指激起或者抑制一个人去行动的一种意图。学习动机包括学习态度以及对学习成败的正确认识。通过对许多学业不良学生的访谈,笔者感到学习动机不明确,学习欲望不强是他们学习失败的最重要因素。这部分学生对为什么要学习表现出迷惘的心态,对自己学习成绩差则多从客观方面找原因。于是,外部教学设施再好、再先进,对于没有求知欲望、懒惰、散漫的学生来说形同虚设。再者,由于学习态度不端正而造成的学习成绩差,他们又不能从主观努力上找原因,后继的学习更缺少了热情与推动力量,学习心理障碍也就在所难免了。值得注意的是,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学习目的性不明确的学生数量还不少,例如笔者在调查“目前在校学习是为什么”的问题时,初二年段有32.7%的学生选择了“为了父母”,如此多的学生带着这种被动的、无可奈何的心态来学习,这的确给我们教师提出了值得思考的课题。
2、学习方法不当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信息的加工过程和知识的建构过程。在这过程中,学习者的学习方法显得尤为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学生看不到学习方法的作用和意义,在学习方法上听其自然,不愿意花时间和精力去认真研究和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比如不考虑学习方法优点和缺点的学生,初一年段有21.9%,初二年段有16.2%,不讲究正确的学习方法,一是会对各学习阶段的特点认识不足。例如初一学生,就必须及时认识初中阶段的学习特点,改变过分依赖教师的学习行为,调整学习策略,否则,在小学升中学阶段的衔接就会出问题。二是会对自身的学习状况、学习条件认识不足。所谓正确的学习方法,就是最适合自己的方法。学生如果对自己的学习个性特征认识不清,学习上就会有盲目性和缺少针对性,学习的效果就大为减弱了。三是会产生不良的学习习惯。不讲究学习方法,学习就处于无计划、无目标的松散状态。加之中学生的自控能力还较差,导致上课不注意听讲,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动脑筋,成绩差不总结经验,不找原因……时间一长,不良学习习惯就形成了,学生的学习心理障碍自然就产生了。
3、学习压力过大产生的学习心理障碍。对中学生来说,学习压力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几乎每位学生都会觉得学习有压力。适度的学习压力是激励学生学习的重要因素,它使学生在不断调整自己学习投入的过程中,来改变学习方法和提高学习成绩。但学习压力过大而产生的种种问题则成为学生学习心理的障碍,影响学习成绩的提高。据笔者对学生的走访调查,初中学生的学习压力一般来自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学业方面的压力。小学升初中后,学习科目增加,课程深度增加,对学生的自学能力要求加强,在这中小学衔接的关键时期,学生普遍有学习压力。由于部分学生基础差,习惯依赖教师,一时难以适应这一急转弯时期,产生较大的学习压力;二是来自考试的压力。学生在接受心理咨询时,最常申诉的是考试焦虑症状,一遇半期考、期末考,心理就非常紧张,尽管平时上课注意听讲,但考试时一紧张,思维就迟钝,头脑一片空白,原来会做的题目都答不出来。三是来自家长方面的压力。当前,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思想极为普遍,学生在回答调查题目“你是否觉得父母对你的学习成绩期望值太高”时,回答“是”的初一年段占31%,初二年段占32%;回答“有时是”的,初一年段占39.4%,初二年段占45.5%。调查数据显示,家长的殷切期望,让学生们背负了沉重的心理压力。过分的学习压力容易使学生产生应激状态,长时间的应激状态,不仅会降低学习成绩,还会损害学生的身心健康,产生学习心理障碍。
(二)外部因素:
1、社会环境的影响。中学生涉世不深,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易受外界影响,而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和事也在不断地侵蚀、影响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如社会上低俗文化的传播,中学生极易沉迷期间,模仿效尤,影响学习;一些学生受社会不良风气影响,崇拜“金钱万能”,错误地认为学习无用,谁能赚大钱谁就是英雄好汉;再者,电子游戏室、网吧、录像室遍及城市的各个地方,对中学生形成猛烈的冲击。笔者所在学校就曾有好几位家长到校来诉说他们子女沉迷网吧,家长的管教已不起作用,要求学校德育处、保卫科帮忙共同严加教育管教。
2、家庭方面的影响。家庭环境的熏陶和父母教育子女的方式,对学生学习心理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通过家访和调查了解,笔者发现来自家长的不良影响有这么几个方面:一是家长对独生子女过分溺爱,过分溺爱造成子女的偏执心理和依赖心理。过惯了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舒适生活的小皇帝,难以忍受学习造成的压力,克服不了学习上的困难,学习不自觉不刻苦,成绩就自然上不去。二是家长望子成龙之心过分迫切,用惩罚和严重干涉的方式强迫子女学习,其结果是事倍功半,事与愿违。三是一些文化程度低的家长,他们沉迷于吃喝玩乐,通宵达旦筑长城、玩扑克,对子女的学习不闻不问,他们无意间向子女传达了学习无用,及时享乐的观念,这样的家庭教育下的学生,其在校表现可想而知。
3、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对学生的影响是深远的,这种影响主要有:一是校风、学风、班风的影响。良好的校风班风会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促使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而在一个风气不良的班级里,同学之间拉帮结伙,打架斗殴,学生的精力怎么可能全部倾注于学习上呢?这样的班级就容易产生厌学的学生。二是中考、高考的影响。我们必须承认,目前除了中考、高考,还找不出公正选拔学生的好办法,但考试教育的负面影响也是明显的。以初中学生来说,学生到了初三,一切都围绕着中考科目转,各种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少参加甚至不参加了。教师因赶进度,往往加班加点,各学科之间抢夺学生的自习时间,展开作业大战,这期间苦不堪言的是学生。应试学习,枯燥、乏味、毫无乐趣而言,应试教育难免造成学生学习心理障碍。三是教师的影响。学生朝夕和教师相处,教师的教学方法及对学生的信任尊重程度对学生学习心理影响是巨大的,学生因喜欢这个教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学科,这在笔者的调查中很突出地反映出来,例如初一年段学生在回答上述问题时,答“经常是”的占23.4%,答“有时是”的占38.5%,也就是说61.9%的学生因喜欢这个老师,也就喜欢他所教的学科,可见,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引领是多么重要啊!同样,教师对学生的信任、尊重、关爱程度,对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也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反之,对学生的不信任、不尊重,不关爱,则是造成学生学习心理障碍的重要因素。笔者在走访学生中了解到,因行为不良而被教师贴上“弱智”标签,从此一蹶不振甚至自暴自弃的学生还是存在的。在调查中,认为教师讨厌自己的学生,初一年段“经常认为”的占8.1%,初二年段占7.7%;“有时认为”的初一年段占37.9%,初二年段占40.7%。这些现象和数据都说明教师有违师德的行为还是存在的,这些行为的存在严重影响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造成学生学习心理障碍。因此,加强师德建设势在必行,刻不容缓。
作者:彭老师(253502)07-04-01 13:20回复此贴
回复内容:
百分·西安家教网 ©2003-2015